海南农信社为民增收办实事 帮农民走上致富路
时间:2015-06-15 04:50:45 来源:南国都市报 阅读量:126
7年前,走出校门的钱福胜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到城市发展打拼,而是带着对农村割不断的感情,毅然决定投身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技术员。7年后,钱福胜成为海口云龙、红旗、旧州三镇村民家里的熟客。帮助村民解决生活难题,成为他们的好兄弟;给村民送资金帮助村民搞养殖促发展,成为村民们致富的好帮手。
一天骑车60公里只为将贷款送给农户
- 炒金如何赚钱专家免费指导
- 银行黄金白银TD开户指南
- 银行黄金白银模拟交易软件
- 集金号桌面行情报价工具
钱福胜,一个30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因为长期在农村工作,饱经风雨的他看上去要比同龄人显老一些。在和记者交谈中,钱福胜带着略显低沉的口音,不紧不慢地回答记者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7年的农村工作已经将钱福胜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磨练为一个老练的“农民”,对于一些常人看起来非常辛苦的工作,钱福胜只是微笑而过。
不过,回忆起2009年初刚进入农信社的时候,钱福胜平静的内心突然变得激动,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述起一开始的艰难和被村民的误解。
刚进入农信社的钱福胜被分在澄迈一个乡镇网点上班,每天他和同事们一起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宣传小额信贷助农富农的政策,但经常是走了一天也没有一个村民申请贷款。
“当时连续好长时间,都找不到村民贷款,说到底还是村民不相信我们的政策好,所以不能放弃,必须继续加大宣传。”钱福胜说。
成功往往就在咬牙坚持后的那一刻到来,钱福胜和同事的努力终于换来回报。位于澄迈和岭农场的几户农民希望通过贷款养猪改变贫困的面貌,虽然农场距离网点30公里,钱福胜和同事每天骑自行车60公里,而且一路上坡下坡、颠簸不停,但也没有阻挡他们为农民放贷款送资金的强烈愿望。
“路上虽然辛苦,但想到这几户农民相信我们的政策非常不容易,所以再大的苦,也得吃下。”钱福胜笑着说。最终,通过“五户联保”的方式,五户共贷款2.5万元,扩大了养殖规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放贷一万元助贫困户建起新房
和其他金融机构不一样,小额信贷技术员不仅帮助有扩大生产想法的农民,对于那些生活拮据、经济贫困的农民,他们一样会伸出援手,帮助贫困户摆脱贫穷,走上致富道路。
2013年,钱福胜被调到海口周边乡镇网点工作,在这里,通过他的贷款,帮助到很多家庭贫困的农民。红旗镇龙源村委会美山村村民王丹花一家就是其中一户。
当时,王丹花家里正在建新房,但由于家里没钱,新房仅仅建好了墙壁,却没有多余资金盖上房顶,一家人迟迟搬不进新房。
钱福胜得知王丹花一家的困难后,通过入户调查,发生王丹花家庭条件非常差。王丹花靠在镇上饭店洗碗挣钱,丈夫在家负责养两头母猪,而在外打工的孩子也没有太多积蓄。“一开始我犹豫过要不要贷给他们家,因为他们的还款能力确实太低,但后来想想,我们农信社小额信贷技术员就是来农村帮农民的,现在农民正面临现实的困难,这个关键时候不能没有我们的帮助。”钱福胜坚定地说。
钱福胜贷给王丹花1万元后,帮助王丹花一家建好了新房,随后钱福胜又找朋友教王丹花丈夫如何养好猪,使这户家庭逐渐摆脱了贫困的状况。
在农村长大决心永远为农民做事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知道村民们都有致富改变生活面貌的想法,但就是缺少资金,缺少技术,无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往往很多梦想不能实现。”对于为什么投身农村工作,钱福胜这样回答道。
据了解,钱福胜从事小额信贷技术员7年时间,截至目前,累计放贷804户,金额2057.5万元。
钱福胜告诉记者,经过7年来在农村的工作,原本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他,更加理解农民赚钱养家的不易。他的梦想,就是将自己这些年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实现“给农民贷款、帮农民致富”的愿望。
上一条 ·人民币创年内最长连跌纪录 2015-06-15 04:49:43
下一条 ·私人银行拥抱互联网思维 实现传统行业商业模式 2015-06-15 04:51:46
同类资讯推荐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意见建议| 联系我们| 书生技术开发
手机书生商务网:http://m.dingdanmao.com
书生官方微博:新浪、腾讯